跳到主要內容

感謝生命中的你們


 謝謝我的大學同學,心美人美的亞璇。其實在跟你說話之前,我就已經在富邦的姐姐身上學到很多,也知道就是連外界看我,都看得比我自己還清楚自己。

面對那種渣,說破嘴都只是呈現自己猙獰可怖,但卻成就了對方的優雅。像這樣一開始感情就不斷要我自我檢討的,打一開始就是有問題的。

完全戳中我這兩個多月的失眠點。

「不要忘記你想關心、想幫助別人更好的那顆心⋯」

其實我發現,當全世界都感受得到我是個很用心、真誠的人;我們鳳女姐伉儷也說,覺得認識我久,才會知道我是個真,然後不太包裝自己心思,懂得都替對方想的好人⋯

何嘗我不知道我自己的缺點,剛好就跟我的優點一體兩面呢⋯⋯

「正常人都想要幫助別人,讓人覺得更好; 讓人覺得自己很差,是他自己很渣吧!明明你才是正常人,你根本不用檢討什麼⋯」其實也非常了解,我確實這次(也好像很多次)識人不清。

一個這樣認識十七年的朋友,完整表現完對我的各種觀察。真的,至少你還有你們,都知道我真實的樣貌——從來沒有在任何地方偽裝。


「魯麥,你只是需要集中砲火,在對的方向和位置⋯ 不要自己膛炸,好嗎?我不跟你說加油,因為你一直很努力⋯」


我只能說,對不起,讓圍繞著周遭,一直在體會我的你們,包括你還有人生巧能逢知音的鳳女姐,擔心了。

感情意外險,不要讓他變成重大傷病給付,更不能作成失能扶持給付。其實一開始,我眼睛就該去檢查,矮~~視力是奪差這樣。

光是聽的你們每一個跟我這樣說完,我在昨天跟鳳女姐談到我教歷史的方法,還有我去年到今年帶班的那段過程,我回想起⋯一直都在用心經營「讓孩子好」的那個我。

姆姆(外婆)原來在我的項鍊上,串上這幾個尖銳會刺人的獠牙,是希望我能夠適時保護自己——想想也是,因為我還曾經因為這個對象嫌項鍊會刺到他,還一度拿下來不戴。現在想到,都會感受到這整個事件和我經歷過的荒謬。

今天我把10月10日那天我們的合照放上去,你說「給對方真正需要的,對方應該也要給你真正需要的;不需要投射什麼在你或對方身上⋯你一直都是會體會別人的⋯光是如實得看見對方真實的狀態,給出真正的協助,就會讓人很療癒了⋯」

那種還繼續包裝自己,渣到不行的人,就給社會和其他人去回收吧。

會努力的,你們都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相遇,珍惜而我願意持續努力下去!

這次,就真的要接住自己了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之七。第六個城市

  還記得多年前看桂綸鎂和林辰唏演的那部國片,叫「第三十六個故事」;乖乖牌的姊姊桂綸鎂,最後選擇讓掉一部分的經營權,「交換」一個可以出國遊歷各國的自由。完成她那總是交換聽來,由飾演機長張翰所敘說的三十五個遊歷故事。 沒想到看完電影後沒幾年,我從台北到了台中,從台中再到台北,然後再到台中,台東到花蓮,然後又回到台北,因緣際會又回到桃園,桃園中壢又到桃園區,最後輾轉到高雄。 人生到了每個地方,我用我的每一個自己,交換到那滿匣的故事。 沒有台北,我遇不到人生最長久的一段感情,也不可能安然度過我最慘澹的二十八歲。沒有台中,我沒有辦法認識到一群打排球的朋友,解放我一直掩飾的活力和部落魂。 花蓮是我受到學生洗禮的地方,沒有花蓮,沒有後來在中壢、桃園那個在台上輕鬆詼諧的魯麥老師,沒有一個永遠都會把事情看得很正面的現在。 打包行李的時候,雖然還是淡淡地埋怨了什麼,但每一個重量不定、每一個旋即在側的挑戰,那一階階要扛上去的未來,都遠比這一箱箱被膠帶試著封箱的過去,都還要沈重,都還要更耗去我腦袋提醒、那嘴角該揚起的自信。 因為從頭到尾,一直都是我一個人面對這些。 從來這些,重來、重來要再重來的種種;可能又要再一次一次的一切,我還是告訴自己,會試著把頭抬起來,擦掉眼前浸濕的視線,謾罵著,瘋著像是砸在牆壁上的酒瓶,然後繼續三八三八、不屬正經的諧星語調,告訴自己和朋友,我可以更好,我一定不會倒下。 我還沒有做好被打倒的準備。 「人真的很奇怪,明知道對自己有害的,還是會一直去做⋯」電影裡的陳宛青說這句詞,那刻真的完全堵進心窩。 即將離開第六個城市,人生這經過的這一次,可能不是最荒唐的一次,但願它是最後一次。 這是一個找尋自己的過程吧,不溫順地渡過良夜,記得擁抱過自己;在每一個黎明來臨之前,都必須殺死過去的那個自己。 永遠別再為流浪徬徨,牧著還懂得向前奔跑的自己。

之二。關於一個家

  渾渾噩噩幾個月回想起來,他唯一對於我的理解,說對了一件事情,那就是我,很想要有一個家。 他,確實給不起,因為實際上,越是不容易的事情,絕對不是用逃避去完成。 原諒我說了好像一句若有似無的幹話。 那天鳳女姐說了她的故事,談到成家,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。很多事情到了這樣的屋子裡,似乎有理也變成無理,而無理的有時卻可以有理去化解。 年過卅五,遊牧生活的幾年,搬了好幾次家;我才發現,搬不走的⋯那越來越搬不走的,是這期待有個自己成家的期盼。 回憶和夢想,可以裝箱放著,但腳步累了,總還是想要有個偶爾⋯不要總是要裝箱打包,累了還可以穩上幾小時幾天的地方。 以後見客戶,我想,多少還是會遇到不少新婚與舊情搭建起來的樣貌吧;只求我可以幫眼前的人們抱住他們的企盼,而有天我也可以接住自己能成家的企劃。 #信任不容易 #每天都要殺死昨日的自己

感謝:我在桃園陽明高中的其一感謝

還記得剛進來,被安排教這個二年級理組二類班,同事們都還告誡我,放寬心啊、二類的這幾個班如何如何。 因為我是歷史科,似乎被這樣冷冷對待是合理的。 但我還是很努力,把每次的歷史老師樣貌做好,課該給的都教完。這個班確實比較皮,每每上課都是三三兩兩遲到啊、在外頭閒晃啊⋯ 其實我真的沒生氣,然後我選擇用每一次教他們去理解一個在台上的老師、帶他們班的班導師是怎樣辛苦去帶一個班,教他們去注重「態度」——懂得做人,真的比成績更重要;當然成績能夠好,這也是當下的階段目標。 我相信沒有孩子會打從一開始,就選擇放棄自己。 就像「想見你」(電視劇)當中,自卑的陳韻如為何選擇想要結束自己生命,黃雨萱說,那是因為這樣的我們,對這世界還有太多太多的期待——反而是對周遭有更多的期待,但一次次真努力,去完成去表現,卻是一次次事與願違,才會越把自己推向那個永遠看似任何時候都不用心和不認真的樣貌。 我始終相信,如果現在我是坐在台下的他們,看到那樣的課本,看到那種末屆舊課綱的無奈;到底五選五還是五選四(學測考幾科?),如果考不好不知道還能不能重考⋯,我絕對⋯真的會跟他們一樣,感到無比無力。 那天我家那隻說,還好你不是碩班一畢業就考到老師的人,不然我覺得你現在應該會非常驕縱。我點點頭,但感恩我能遇到這一路上每個這樣的孩子,讓我更能設身處地去思考這些孩子們,去教導他們該有的。 謝謝可愛的9班,其實我看得出來你們很努力;而且每回都有把我(除了歷史課課堂內容之外),教導你們待人處事的基本禮貌與態度聽進去。那次段考前你們,不需要多說就安靜地自習,跟周遭班級當時的吵鬧,瞬間我頗感動。你們,每一個,都是很值得被重視與拉拔的。 謝謝昨天子軒特地送來的生日蛋糕,辦公室還誇我把你們帶得很不錯——其實我還是那句老話,這些都不是我的功勞,是你們很努力去學,終究,是你們成就了我這個愛碎嘴的歷史老師。 加油,有自信一點,未來大家都要加油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