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教學筆記(中國近代史):上海打老虎與蔣氏政權的弊病

一九四八年蔣經國上海打老虎,我想這應該不是新聞或新起的新歷史知識了。大家如果都不太清楚這故事,就容我來說一下。


中共在所謂的中日抗戰期間的表現獲得美國暗地裡不少讚賞。不管當時,他們(中共)是不是真心的,或多或少的虛假「三三民主制度」下放農村權力,多少都得到了美國報刊記者與政治評論上的好評。
這點國民黨卻是始終沒抓到點頭緒。戰後國共內戰後的第三年,一九四八年金圓券全面改革,要把戰爭到內戰期間的經濟整頓,但在中國當時四大家族(蔣孔陳宋)貪污都貪上天邊去的狀態,根本挽回不了多數「都市」中產(資產)階級對政府改革的信心——國民黨始終都是打城市戰,畢竟結構上他們內部成員都是中產與資本家出身,與大財閥靠攏這不是新聞了。


蔣經國展開大陣仗的除貪打老虎,第一個打當時財政部機要秘書陶啟明,第二個打垮了自己熟識上海跨足黑幫商界出名的杜月笙兒子杜維屏。光這件事情就打響了名聲,一槍敢砲打財政部內部貪污,一槍打下自己好友的兒子。結果杜家不滿蔣經國如此動刀,最後向蔣經國的父親——權傾一時的蔣介石求救,蔣介石要杜家如能坦然,將不予多數追究,於是杜家就把整個案子給攤開,蔣經國最後要打的大老虎就是孔祥熙兒子孔令侃。
打孔令侃的故事最後落在誰手上呢?那就是當初美國在抗戰後給了中國八億,卻活生生吞了五億走的宋家大女兒宋靄齡手上。宋靄齡是誰呢,他是宋美齡(蔣宋美齡,這樣知道是誰了)的親姐姐;更是孔祥熙的老婆,等於是這隻跋扈官二代的大老虎孔令侃的媽媽。兒子被抓,媽媽當然擔心,說動了自己的三妹蔣宋美齡出來說情,更明白就是施壓。畢竟蔣經國不是美齡(好像很熟)的親生骨肉,宋美齡一個聯親的概念出來施壓蔣經國,蔣經國什麼也都不用辦了。上海打老虎,就止在查弊查到孔家身上而已。
報紙三天前才說要查楊子案(孔案),三天後就說其實孔令侃都有稟公報帳。這騙人的工夫說上嘴都沒人要相信,金圓券的改革,三個月告急而失敗,就是這件事情的後續秋波。(有多失敗呢,當時一個清華大學教授的月薪,買不到三袋麵粉,你要想那些小資產階級:商家,他們怎過活)
為何失了東北丟華北,丟了華北落掉了南京,到了南京又踏回重慶,重慶想跳進上海商城卻被丟來了台灣?
----------------------
補充:國民黨的城市路線與黨內的結構特性
民國十六年蔣中正意氣風發地在上海結了婚,娶了宋家的女兒當老婆,這表面上看來是場一般的名流婚姻,實際上是政商聯姻。各位要知道,當時才剛起步十六年的中華民國,有十六年都在軍閥與列強背後勢力割據的狀態下度過,北伐除軍閥,打華中華南,蔣家的路線一直都是以都市戰為主。而這個婚姻在上海舉辦,表面上是上海結婚,暗底裡卻是對接下來剷除上海共產黨在黨內勢力的一個序幕:寧漢分裂,國民黨在民國十六年,孫文過世的第二年展開「清黨」,清黨之前要先結婚,這目的大概絕對不會是場趴體而已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之七。第六個城市

  還記得多年前看桂綸鎂和林辰唏演的那部國片,叫「第三十六個故事」;乖乖牌的姊姊桂綸鎂,最後選擇讓掉一部分的經營權,「交換」一個可以出國遊歷各國的自由。完成她那總是交換聽來,由飾演機長張翰所敘說的三十五個遊歷故事。 沒想到看完電影後沒幾年,我從台北到了台中,從台中再到台北,然後再到台中,台東到花蓮,然後又回到台北,因緣際會又回到桃園,桃園中壢又到桃園區,最後輾轉到高雄。 人生到了每個地方,我用我的每一個自己,交換到那滿匣的故事。 沒有台北,我遇不到人生最長久的一段感情,也不可能安然度過我最慘澹的二十八歲。沒有台中,我沒有辦法認識到一群打排球的朋友,解放我一直掩飾的活力和部落魂。 花蓮是我受到學生洗禮的地方,沒有花蓮,沒有後來在中壢、桃園那個在台上輕鬆詼諧的魯麥老師,沒有一個永遠都會把事情看得很正面的現在。 打包行李的時候,雖然還是淡淡地埋怨了什麼,但每一個重量不定、每一個旋即在側的挑戰,那一階階要扛上去的未來,都遠比這一箱箱被膠帶試著封箱的過去,都還要沈重,都還要更耗去我腦袋提醒、那嘴角該揚起的自信。 因為從頭到尾,一直都是我一個人面對這些。 從來這些,重來、重來要再重來的種種;可能又要再一次一次的一切,我還是告訴自己,會試著把頭抬起來,擦掉眼前浸濕的視線,謾罵著,瘋著像是砸在牆壁上的酒瓶,然後繼續三八三八、不屬正經的諧星語調,告訴自己和朋友,我可以更好,我一定不會倒下。 我還沒有做好被打倒的準備。 「人真的很奇怪,明知道對自己有害的,還是會一直去做⋯」電影裡的陳宛青說這句詞,那刻真的完全堵進心窩。 即將離開第六個城市,人生這經過的這一次,可能不是最荒唐的一次,但願它是最後一次。 這是一個找尋自己的過程吧,不溫順地渡過良夜,記得擁抱過自己;在每一個黎明來臨之前,都必須殺死過去的那個自己。 永遠別再為流浪徬徨,牧著還懂得向前奔跑的自己。

之二。關於一個家

  渾渾噩噩幾個月回想起來,他唯一對於我的理解,說對了一件事情,那就是我,很想要有一個家。 他,確實給不起,因為實際上,越是不容易的事情,絕對不是用逃避去完成。 原諒我說了好像一句若有似無的幹話。 那天鳳女姐說了她的故事,談到成家,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。很多事情到了這樣的屋子裡,似乎有理也變成無理,而無理的有時卻可以有理去化解。 年過卅五,遊牧生活的幾年,搬了好幾次家;我才發現,搬不走的⋯那越來越搬不走的,是這期待有個自己成家的期盼。 回憶和夢想,可以裝箱放著,但腳步累了,總還是想要有個偶爾⋯不要總是要裝箱打包,累了還可以穩上幾小時幾天的地方。 以後見客戶,我想,多少還是會遇到不少新婚與舊情搭建起來的樣貌吧;只求我可以幫眼前的人們抱住他們的企盼,而有天我也可以接住自己能成家的企劃。 #信任不容易 #每天都要殺死昨日的自己

感謝:我在桃園陽明高中的其一感謝

還記得剛進來,被安排教這個二年級理組二類班,同事們都還告誡我,放寬心啊、二類的這幾個班如何如何。 因為我是歷史科,似乎被這樣冷冷對待是合理的。 但我還是很努力,把每次的歷史老師樣貌做好,課該給的都教完。這個班確實比較皮,每每上課都是三三兩兩遲到啊、在外頭閒晃啊⋯ 其實我真的沒生氣,然後我選擇用每一次教他們去理解一個在台上的老師、帶他們班的班導師是怎樣辛苦去帶一個班,教他們去注重「態度」——懂得做人,真的比成績更重要;當然成績能夠好,這也是當下的階段目標。 我相信沒有孩子會打從一開始,就選擇放棄自己。 就像「想見你」(電視劇)當中,自卑的陳韻如為何選擇想要結束自己生命,黃雨萱說,那是因為這樣的我們,對這世界還有太多太多的期待——反而是對周遭有更多的期待,但一次次真努力,去完成去表現,卻是一次次事與願違,才會越把自己推向那個永遠看似任何時候都不用心和不認真的樣貌。 我始終相信,如果現在我是坐在台下的他們,看到那樣的課本,看到那種末屆舊課綱的無奈;到底五選五還是五選四(學測考幾科?),如果考不好不知道還能不能重考⋯,我絕對⋯真的會跟他們一樣,感到無比無力。 那天我家那隻說,還好你不是碩班一畢業就考到老師的人,不然我覺得你現在應該會非常驕縱。我點點頭,但感恩我能遇到這一路上每個這樣的孩子,讓我更能設身處地去思考這些孩子們,去教導他們該有的。 謝謝可愛的9班,其實我看得出來你們很努力;而且每回都有把我(除了歷史課課堂內容之外),教導你們待人處事的基本禮貌與態度聽進去。那次段考前你們,不需要多說就安靜地自習,跟周遭班級當時的吵鬧,瞬間我頗感動。你們,每一個,都是很值得被重視與拉拔的。 謝謝昨天子軒特地送來的生日蛋糕,辦公室還誇我把你們帶得很不錯——其實我還是那句老話,這些都不是我的功勞,是你們很努力去學,終究,是你們成就了我這個愛碎嘴的歷史老師。 加油,有自信一點,未來大家都要加油 !